Reno系列经过近两年的迭代,逐渐显现爆款之范。12月18日Reno5首销当天,仅十分钟,在全网销售额破亿(折算销量3万台左右),4小时在天猫平台销售额破亿。这仅仅是线上的成绩,OPPO更强的渠道能力在线下,以此估算当天全渠道Reno5系列应该有大几十万台的销量。
打造一个爆款很难,持续打造多个爆款就更难。一个产品系列成功或许还有些偶然性,但是在R系列之后Reno系列又获成功,就有企业基因的必然性。OPPO频现爆款,到底做对了什么?
再造爆款,Reno系列成为顶流
在Reno之前,R系列是OPPO的主推机型,通过一代一代产品迭代逐渐被用户所喜爱,更新到R9这一代产品时成为中国最畅销手机,登顶中国市场。更新到R11这一代,进一步跃升为全球最畅销手机,在全球市场摘冠。一个接一个爆款,使得R系列抢占消费者心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标杆,这个系列的成功也奠定了OPPO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去年4月,OPPO推出全新的Reno系列,接棒R系列,希望打造一个更有鲜明特质、与消费者可以更深情感沟通的新系列,并在5G时代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
说实话,打造一个新的系列是从零做起,让用户从认知到熟悉再到喜爱,必须要有真正打动他们的产品和认知。所以,即使已经有OPPO这样的市场地位做支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Reno第一代推向市场的时候就奠定了产品基因,这是面向大众市场、更追求科技感、更符合潮流风向的全新系列。第一代产品落地时,在科技感和品牌形象的打造人让人眼前一亮。但不可否认,新产品打市场被认可需要时间,这一代产品抢眼但并不抢销量。
作为一个新的系列,产品成熟需要过程。一年之内,Reno接连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在视频这个用户刚需的功能上已经非常领先,但因为升降结构在轻薄和易用上依然有所牺牲,让人感觉很“不OPPO”。到去年年底第三代产品发布的时候,消费者发现他们熟悉、喜爱的OPPO回来了,这一代产品无论是功能、体验还是设计上都非常完美。
从渠道反馈来看,Reno3颇受消费者喜爱。但在今年初遇到疫情爆发,生产线和线下渠道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Reno3虽然从口牌到销量都相比前两代有较大突破,但还是没有达到OPPO自己的预期。
接下来的Reno4、Reno5产品越来越成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同时随着用户对这个系列形成新的认知,Reno系列销量一代高过一代,找回了R系列的风光。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9月全球5G手机榜单,OPPO Reno4排名第七。Reno5系列线下预订量已经突破OPPO R11s以来的历史高峰,几乎可以断定Reno5系列的销量能突破OPPO Reno系列历史新高。
不到两年时间,Reno系列一点点成熟,OPPO完成了从R系列到Reno系列的升级迭代。我们在看到Reno扛起OPPO的中端出货的同时,也看到Reno系列成为手机市场上新的顶流。
“三条红线”死抠细节,只为一见倾心
OPPO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产品执着,为了用户体验不惜时间和成本死抠细节,让消费者能产生一见倾心的感觉。懂懂被OPPO手机征服,就是从R9那一代产品开始,那代机器在新年前推出了配合节日气氛的红色新款R9s,颜色在当时非常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当手机上手后,那种轻薄、柔和的握持感,让人就舍不得再放下。
从Reno4到Reno5,其实外型的迭代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一些细微处的精心改变,会让用户心中对产品产生更多的亲近感。
手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每天平均6-7个小时的使用时间,手感尤为重要。手机设计的轻薄对于用户的握持感太重要了。Reno研发团队经过反复的测试,给自己定下了三条红线:握持宽度不能超过74mm,厚度不能超过8mm,重量不能超过180克。除了这些不可逾越的标准,还在一些细节上不断突破,比如Reno5 Pro的摄像头比上一代凸起程度小很多,摸上去硌手感改善了很多,放在桌子上也感觉平整很多。
“研发系统有一个KPI,每一代Reno都要降0.3毫米,轻薄就是这样一点点抠出来的。” OPPO Reno产品线总经理李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对于轻薄的极致追求中,可以用“刻薄”来形容这群工程师。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优化主板堆叠、优化FPC走线,采用行业最小的指纹模组,面积仅有5.84mm*4.63mm,主板面积减小10%,底部结构空间减少11%。不但将电池从4000mAh增大到4350mAh,VC液冷散热面积增加了372.82mm2,机身厚度控制在7.6mm,重量仅173g。每一项指标都远优于他们之前给自己设定的红线,终于交出一个可以让用户一见倾心的作品。
在手机的配色上,OPPO一直引领着手机产业的潮流风向。Reno4开始采用晶钻工艺提升颜色的亮度。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非常喜欢这种亮闪闪的感觉,并且希望能够更亮一些。Reno5全新升级晶钻工艺为星钻工艺,从多面锥升级为金字塔结构,晶体颗粒更大,覆盖比例更高,排列更紧密,增大了反光面积,颜色更通透,闪亮度相比上一代提升了50%。
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过程。星钻晶体对生长的时间、温度也要求极高,即使是微小的误差,也会导致玻璃晶体生长不均。为了实现高精度,Reno研发团队调试了超过100次,最终精准的把时间误差控制5秒内,温度误差控制在1°C,确保了90%以上的良率。仅仅是工艺的改造,OPPO就申请了7项独家专利,可见这群工程师对自己的刻薄和对产品的执拗。
在懂懂看来,OPPO可连续打造爆款,正是对于产品细节的执着,更重要的是持续的执着。一点点的提升有可能带来体验上的改变,也有可能用户感知并不明显。但是每一代产品这样不停地追求极致,效果不断积累下来,有一天用户拿到手里就会有惊艳的感觉。
再造爆款,OPPO到底做对了什么
说实话,当初在R系列最火的时候,OPPO用Reno接棒R系列,业界存在不同的声音,有对R系列的惋惜,也有Reno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结果是从Reno3开始,这个新的系列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每一代的口碑和销量交织上升,成为市场上的畅销机型。
OPPO为什么可以连续制造爆款?
对产品细节的执着打磨背后,是OPPO的用户洞察和准确卡位。具体到Reno系列的理念,李杰归纳为视频领域的引领者,流行文化的代表者,浪漫情感的表达者。
随着5G、AI和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已进入视频化社会。Reno系列落地时就深耕视频赛道,如同当年拍照手机的打造,OPPO再次抢占了视频手机定位。年轻一代是流行文化的制造者和追风者,面向越来越主张个性表达的新一代,Reno系列除了在手机的设计、配色、轻薄上顺应用户需求不断创新,也在游戏、动漫等领域深度挖掘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顺应用户融入流行文化的需要。同时,在营销上,通过诸如Reno5系列“在我眼里,你会发光”这样的主张,真正在情感与年轻人达成沟通与共鸣。
这正体现了Reno系列的定位准确,从产品功能到情感需求再到文化理念,满足用户多个层面的需求,这样的产品可以快速被用户喜爱也就非常正常。
其次,不躺在过去的成功上,从长远计,敢于从头开始。OPPO推出Reno系列接棒R系列,用新系列提升品牌内涵,持续推进品牌升级,并在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沉淀,摆脱依靠营销、缺乏科技感的标签,正是其长期主义的一个体现。
近些年,OPPO也不断在研发上发力,2019年投入100亿研发费用,2020开始三年内投入500亿研发费用。刚刚过去的INNO DAY上OPPO公布了新的“3+N+X”的科技跃迁战略,在软硬服三大基础技术支撑下,构建包括AI、安全隐私、多媒体、互联互通等能力中心,并投入战略性资源打造影像、闪充、新形态、AR等差异化的技术点,从而给产品带来颠覆性的创新。
从OPPO的知识产权积累可以管窥OPPO的技术积累一二。今年上半年,OPPO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国际专利条约申请数量显示,OPPO PCT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五。最新2020年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显示,OPPO仅次于华为、高通,排名第三。
再者,线下依然是OPPO强大的堡垒。OPPO采取工厂生产、代理商销售模式,十年来手机渠道虽然历经沉浮,OPPO以其坚韧的文化,稳固地维护着线下阵地并且不断进行内部组织改革进行升级。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环境的变迁,以服务在线下构筑新壁垒,满足线下琐碎的需求和痛点,布局服务为王的时代。线下实力依然为OPPO优秀的产品提供了高效的通路和贴心的服务,也成为好产品一经推出就能热销的重要保障。
Reno系列的成功,让业界看到OPPO的综合实力的提升。OPPO在技术上的引领、战略上的前瞻,也再次巩固了OPPO的行业地位。连续制造爆款,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主义的成果。
【结束语】
OPPO多年执著于本分二字,也正是其长期主义的体现。用户需要什么,就不惜一切代价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背后就是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
从3G向4G转换,OPPO从市场的跟随者成为引领者。现在处于从4G向5G转换的关键时期,OPPO不仅通过Reno系列,完成R系列转身,巩固了全球手机中端市场领先地位,更是通过FindX 系列的持续更新,走向高端,据了解,Find X3也将会在明年一季度推出。同时OPPO在IoT上布局清晰,已经在生态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连续制造爆款的OPPO,在IoT时代或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1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