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新车购买后有三年的质保期,在质保期内,消费者基本都会选择在4S店内保养维修;三年过后,车主通常会在选择4S店与相比之下有价格优势的其他渠道之间左右摇摆,汽车后市场的诸多养护类从业者也因此而扎根。
但汽车后市场典型的柠檬市场性质也让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重重桎梏下,汽车后市场风评不佳,各汽车后市场从业者也绞尽脑汁改善市场。而就在近日途虎与知乎联合发布了《2020国人用车年度趣味报告》,将“云养车”的概念重申。
外传忙着IPO筹划的知乎为何与途虎联手深化“云养车”概念?“云养车”又能成为汽车后市场破局的关键吗?
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信任维系需要信息破局
近年来上端的汽车制造业愈发颓势,从2017起,汽车行业营收逐渐降低,2017年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下滑至10.8%,利润增速下滑至5.7%,2018年一季度汽车销量仍然承压,而到了2019年,汽车行业销量同比下滑8.2%,行业上下游压力进一步增大。
经历了2008-2018这黄金十年的飞速扩张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2.4亿,而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也飞速发展,有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从2015年的76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2900亿元。
但受制于人口与经济的限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或者说汽车市场的扩张是存在天花板的,从2017年开始持续的下滑来看,如今整个的汽车市场迎来的是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过渡,这对于汽车后市场的从业者而言,是机遇的开端也是增速桎梏的开始。
正如同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的汽车后市场也消失了汽车保有量快增长带来的红利,这也意味着像途虎这样的汽车后市场从业者们,不得不开始直面行业内的多种弊端,硬碰硬了。
在之前,途虎选择的方式是“汽后新零售”,得益于互联网商业的模板复制化,途虎自2016年开始线下提速,线下店依靠着途虎打磨的供应链体系,以向相同产品、相同价格的标准赋能线下,要营造出一种“线上配件买在途虎、线下装修选择途虎”的全方位线上线下汽后新零售。
但尽管资本的扶持与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让途虎有了不错的线下扩张,但高额的加盟条件仍然是拦路虎。
途虎的加盟条件中,共计最低6个工位与300㎡以上是最基本的限制,以2019年刚被列入新一线城市的郑州为例,郑州商铺平均租金123.69元/月/㎡(数据来自网站:全球经济数据库),每年租金约为300㎡×123.69×12≈45万元,另外门店新开时需要支出加盟、装修、设备购买等费用,这高昂的成本门槛限制了不少想加入的从业者。
但对于途虎来说,这种硬性的质量要求也不能退步,因为在积弊已久的汽车后市场中,离开4S店之后的车主大都在各个门店不断试错,早已疲惫不堪,。在这种混乱的市场环境下,想要在汽车后市场中做好做大,必须重塑车主对市场的信任,而直接面对车主的线下端服务质量,是其中要重点把控的一个环节,因为在线下门店发生的可能是一次服务的结束,也可能是无数次合作的开始。
也因此像这次联手知乎的“云养车”概念拓展,是途虎在打破柠檬市场的又一方向,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在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之后,若行业内的整体风评弱不佳,那么将时刻都在侵蚀着自己的品牌,改善整体行业风评是必须要考虑的方向。
显然“云养车”这种信息输出的方式,有利于在用户端进行内容的输入,提升行业内信息的通透性,有利于打破汽车后市场中柠檬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平衡现象。
知识付费的破圈焦虑:从问答到内容输出的嬗变
回顾知乎的发展历程,在起初知乎的服务就是很简单的提问与回答,知乎凭借着自己大量的优质内容组建起平台的框架,在产品运营的初期更是通过“邀请码+实名制”的形式注册账户,严格的准入机制更加树立起专业的知识壁垒。
在知乎的早期,用户画像聚焦在一二线城市,其中知乎用户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7%,职业人群占75%以上,收入4000元以上的用户占60%。可以说正是这批高学历用户群组成了知乎的基础骨骼,不断以只是内容的问答、讨论为核心构筑起全新的社交网络。
也因此对于早期的大多数用户来说,当时的知乎其实是像是一款优秀的“百科全书”,一款难以替代的求知与分享工具,这一定位也决定了知乎没有其它工具产品那样的内容化难题,所以不会用完就走,而且强社交属性也保证了产品的活跃度。
但是这种壁垒也成为了知乎的盈利焦虑,回看从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到现在,知乎在盈利上做了诸多尝试。
纵观知乎的“营收大家庭”中,从值乎、知乎Live、到专栏打赏、各种网上公开课、线下实体书等,甚至于后来更为直接的小蓝星频道、盐选会员、广告、知识付费、短视频、电商、直播等等,围绕知识付费的大环境,知乎的盈利尝试多种多样。
然而知识付费的普及率天然就不高,根据艾媒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虽然在2017年之后,中国的知识付费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已达3.6亿人,但是市场规模才达到392亿元,平均每人才花费77元左右。
面对这样一个天然低下的付费能力与市场规模,显然喂不饱知乎,这也是为何说很多人认为知乎的营收重头还是在广告上,但过多的广告也会影响到自身多年经营积累下的内容口碑,近年来知乎就一直在平衡者之间的矛盾。
但从知乎的融资经历来看,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19年F轮的融资是有快手与百度投资的,之前也有着腾讯的身影,尤其是百度,自身“搜索+信息流”的构筑已然是在信息输出层面的前辈,在这之后知乎抛去问答的固有内容形式,主动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进行内容输出,也不是不可能。
这次的“云养车”可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是知乎展示自己各个领域优质内容的价值示范,从信息积累到信息输出再到变现,可能会成为知乎日后IPO的一道助力,也可能是知乎在内容变现上的一条新道路。
对于途虎与知乎来说,联手进行“云养车”的内容发布是各取所需,而对于汽车后市场整个行业来说,“云养车”又意味着什么?
外扩边界、内整渠道,汽车可以“云养”但不能“放养”
其实在去年10月份,新京报的一篇报道《暗访两家4S店: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截留油液回收再卖》 发出,引发一片舆论的同时,消费者对4S店这片最后的净土也产生了质疑,汽车后市场的信任再度降到冰点。
再加上汽车存量市场、柠檬市场的因素,这些用户体验段的情况更加严峻,对于如今的汽车后市场来说,能回归蓝海的机会在于外部的扩展与内部的整修。
之前人大代表李书福就有提案“有限度的改装合法化”,若能落地,那将意味着汽车后市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拓宽。要知道之前我国的汽车改装仍处于灰色地带,汽车后市场的服务除了二手车、金融方面外,核心聚焦点是保养与维修。
而汽车改装一般情况下分为外观改装和动力改装,由于排放法规和安全法规的限制,目前世界上多数改装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限制动力输出和排气装置方面的改装,而国内的汽车改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只有简单的改色、贴膜、加装内饰等方面,悬挂及车身套件的改装并不被法律许可。
如果说政策有限度的进行开发,那么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无异于多了一批新的业务,那么在数亿潜在用户的存量基础之上,这个业务的规模即使是有限度的开放,也将会成为强有力的行业增长点与资本洼地。
内部的修整来说,模式上的拓展是一方面,“云养车”是另一方面。
之前一家名为牛咖斯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就进行过类似“共享修车资源”的模式创新,利用4S店资源闲置这一特征,帮助它们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配件供应链,技师培训,车间管理,服务管理等标准,以此来盘活整个汽车后市场的空闲工位。它充当的不只是个简单的信息中介,它还整合了配件资源、信息资源对传统4S店进行赋能。
这种模式虽然没有成为市场主流与资本热点,但从切入空闲工位价值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而对于如今的汽车后市场来说,正是需要不停地试错创新才能不断摸索彻底打破柠檬市场的方法。
“云养车”则更偏向于从信息段入手,去进行内部信息的外输,但从目前来看,所谓的“云养车”虽然能够改善汽车后市场信息不平衡的局面,但其成效十分有限,固然“云养车”能够为养车的C端用户提供一些基础养护知识,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更多地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搜寻,而不是知识积累。
再加上如今各种各样的养车长短视频、文章内容充斥于各个平台,而这些内容的来源并不全是有着权威背书,这就是使得“云养车”的内容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私货,甚至可能将本身的信息市场搅得更浑,让“云养车”变成“云带货”。
所以说对于整个汽车后市场行业来说,汽车可以“云养”但不可“放养”的,需要更多的专业性、垂直性的企业做普适性的信息输出,最起码在“云养车”的前期,要将正确养车信息输出的话语权掌握在B端而不是C端。
对于如今的汽车后市场来说,服务质量是立身于混乱市场的锚点,以此为基础的航线才是抵达终点的前提,在汽车后市场这条赛道上,领先不是成功,获得车主的信任才是胜利。
财经自媒体“蓝莓财经”,订阅号:蓝莓财经,个人微信号:615872972,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1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