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逐步提高,行业发展趋势向好,即便是在业务开展受到冲击的2020年,保险业依旧保持平稳发展。
据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12%;保险金额8709.91万亿元,同比增长34.62%;保单件数累计526.34亿件,同比增长6.25%。
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保险行业的不断深入运用,互联网保险业务作为保险销售与服务的一种新形态也颇受市场关注。近期,有关互联网保险的动态或许就可以验证这一点。
- 日前,又有媒体传出水滴公司计划最早本月开始进行一轮美国上市前融资的消息,这距离其2月的IPO传闻才半月余;
- 在过去不久的2月,美股上市的慧择保险,曾一度由6.64美元大幅上涨一度触及13.8美元,涨幅接近翻倍;而3月10日对外公布的2020Q4财报显示,慧择单季营收及保费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更预计21年Q1营收将大涨160%至180%;
- 港股的众安在线,在春节后H股的首个交易日,也创下了3年以来新高。
一系列的市场表现,无不在向外界传递互联网保险行业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纵观目前这一领域,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佬早已涉足,伴随着有关互联网保险行业政策的实施,市场对该领域未来的走势也愈发关注。事实上,市场关注度的提高除了作用于专业保险公司之外,对慧择此类的垂直中介平台而言,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那么,在未来互联网技术愈发成熟的大背景下,行业究竟能迎来怎样的想象力?谁又最有可能领跑该领域?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探讨以及对比中美市场的发展逻辑来寻得一些答案。
万物数字化时代来袭,保险行业线上化提速
近年来,随着5G等基础设施技术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有了愈发清晰的雏形。
2020年的疫情客观因素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线教育及娱乐、云办公等业态不断呈现;资本市场上zoom、salesforce、微盟、有赞等国内外玩家呈现高涨幅;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等各家巨头在saas领域的加速布局,无不在印证这一点。
就拿保险行业来说,在经过疫情教育之后,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情。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2万余家互联网保险相关企业,2020年,新注册相关企业达7741家,同比增长93%,其中四季度新增企业2062家。
从市场表现来看,亦是如此。就国内格局而言:BAT、京东、苏宁等在互联网保险行业均已有布局;市场也早已诞生了诸如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的专业线上保险集团以及慧择这类的垂直平台。国际市场上,2020年美国互联网保险平台SelectQuote、Lemonade、GoHealth相继完成上市,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扎堆上市,也进一步说明了行业未来所蕴藏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银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也于2月1日正式实施,这在规范互联网保险行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头部平台扫清行业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必将进一步带动保险行业的线上化进程。
互联网保险的3.0时代,“C2M”式打法更为契合消费需求
回顾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保险爆发元年,也是互联网保险1.0时代;到2016年,也就是互联网保险的2.0时代,其融资情况已开始呈现两极化趋势;2017年至今,互联网保险迎来了大浪淘沙的3.0阶段。
3.0时代里,随着我国整体保费规模的提升,行业影响力在不断上升。据公开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保费总额飙升近69倍,达2234亿元,比重从0.2%攀升至9.2%。
但行业阶段的变化除了数字层面的提升,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更加挑剔,尤为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体验。这一点已经在当今的电商、医美亦或是社区团购等业态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那么,这也意味着市场对从产品诞生到消费者手上的整个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站在行业的角度,像淘宝、拼多多之所以能够快速在业内获得发展,正是凭借着C2M模式通过大数据的计算能力打造出符合相应消费群体的产品,反哺平台的快速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是通过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实现赋能的新品牌,还是淘宝C2M所带动的动辄过亿销量的产业带,他们能够迅速抢占市场的原因,便在于从生产源头制造出了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这一发展逻辑放在互联网保险行业同样适用。庆幸的是,在互联网保险平台中已经有这样的玩家。拿慧择保险来说,首创C2B模式,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和精准广告投放吸引流量,在对第三方的流量进行转化后,通过专业化运营和服务提升用户黏性,沉淀出长期价值。
而C2B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更好的赋能产业链,生产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进而减少客户交易时间成本,发挥中介平台的连接价值,也正好契合了行业3.0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慧择的最新财报中得到一些验证。
2020年Q4,慧择单季保费突破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至10.4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0.3%至3.8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慧择自去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连续四个季度实现保费的大幅增长,全年促成总保费突破30亿元大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慧择累计服务的保险客户数量增至约680万,累计投保客户数量约5760万。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慧择这种具有稀缺性又兼具头部玩家光环的标的,不但可以为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在未来的个体发展中,也将不断提升其本身在保险行业中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并反过来影响保险的设计逻辑,实现行业反哺,与产业发展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数万亿级市场规模加持,头部平台或迎价值重估契机
据中金公司前不久发布的研报称,按照2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估算,预计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接近3.3万亿元。
研报显示,2019年中国互联网保费已达2696亿元,假设代销保险的平均佣金率达到20%(总保费口径),2030年互联网代销保险收入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是2020年市场规模的10倍。同时指出,互联网保险销售端创新是最有价值的方向。巨大市场规模的映衬下,国内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或将迎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图源:中金公司)
事实上,相较于美国市场而言,目前国内该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据瑞士再保险Sigma2019年研究报告,到2029年,整个亚太地区的保险市场将占全球保费的42%,中国在全球保费的份额将从11%左右升至20%。那么,国内的慧择、微保、蚂蚁保险等头部玩家自然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持续脱颖而出,仍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核心点。
一个是创新能力,也是互联网保险中介提高自身估值尤为核心的因素。纵观现阶段国内的互联网保险中介,拥有创新能力的玩家并不多。一方面因为传统保险公司缺乏先天性基因,另一方面背靠互联网巨头们的玩家,基于惯性依赖,也缺乏内部二次创新机制和能力。
反过来,一些“无依无靠”的垂直平台反而拥有更多创新的驱动力。比如拥有C2B模式的慧择,算得上是一家带有创新属性的平台,这将有助于其在未来市场上实现溢价的可能。
另一个就是服务体验,平台要想提升自身价值,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促进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指标。保险销售本就属于一个带有重度服务属性的行业,上文中我们也讲到现阶段用户对服务的专业性和体验度愈发重视。这一市场基调,也使得流量平台的吸引力正逐渐降低。
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对比兼具服务属性的医美行业来窥得部分端倪。当下医美行业发展势头见好,但在美团、阿里等综合型流量平台上也只能以高频低客单价兼具共性的团购项目为主,真正的个性化高客单价的整形项目,绝大部分的用户仍会倾向于垂直领域内的新氧、更美、悦美等平台。
本质上来看,保险行业和医美行业的中高端消费属于同一个发展逻辑,它们对专业、个性均展现出了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垂直类平台将拥有更多捕获流量的机会。站在这一维度来讲,兼具科技创新能力并注重用户服务体验的慧择,也就拥有了提升整体估值的更多想象力。
事实上,相较于美股的SelectQuote、GoHealth而言,诸如慧择这类国内玩家或更加值得关注。因为SelectQuote、GoHealth的主要消费群体为老年人,短时期内的收入规模会比较乐观。但若从长期价值的角度来看,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的慧择发展潜力更大。
逻辑在于,每一个年轻用户的背后都隐藏着长周期的用户价值,换言之,慧择的客户价值更高。这一点从慧择的财报数据上或可以证明:2020年Q4,慧择长期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61%至5.89亿元,而长期险保费占比高达93.7%,已连续五季度占比90%以上,侧面反映出了其所拥有的长周期用户体量;2020年Q3,慧择的长期寿险和健康险第13个月和第25个月续保率持续稳定在94%,高于2020上半年各大险企续保率。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慧择预计2021Q1的营收增速将同比超过160%,这种底气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是源于慧择产品所蕴含的客户高价值。
但慧择目前5.39亿美元的市值远低于美股的SelectQuote、GoHealth,显然是被低估的。参考美股另一家互联网保险中介Lemonade,其主要目标客群为年轻群体,与慧择的用户画像更为类似,也同属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对传统保险行业进行改造的玩家,目前市值达77.26亿美元。在Lemonade市值规模的辐射下,拥有“长期险+年轻用户群体”基本面的慧择未来增长或将是指数级的。当然,这也将反过来助力国内该领域走向成熟。
综合来看,国内互联网保险行业在未来巨大市场规模的加持下,将在全球保险市场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会继续强化。那么,像慧择这类拥有核心优势的垂直平台在与产业体系共同成熟的同时,也将博得市场更多关注。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1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