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

秋风渐起,又到了一年中吃蟹的季节。

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

秋风渐起,又到了一年中吃蟹的季节。

正如每年都会发生的一幕:电商巨头和物流老玩家们再度上演了一场大闸蟹争夺战,被消费者戏称为 “纸螃蟹”的蟹券再度进入消费旺季,围绕真假“阳澄湖大闸蟹”的口水战也再度流行起来……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大闸蟹养殖面积占比过半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的农业部门牵手拼多多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等大闸蟹优质产区联合成立了“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拼多多也适时推出了帮助蟹农们进驻电商渠道的“长三角新蟹农计划”。

面对大闸蟹行业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这种自上而下的“区域联盟”会是改变大闸蟹市场现状的方法论吗?

01 从蟹农到蟹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下大闸蟹的行业乱象。

外界对大闸蟹诟病最多的无外乎真假难辨的“阳澄湖大闸蟹”。根据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阳澄湖只有16000亩水面可供养殖大闸蟹,每年的产量稳定在1500吨左右,市值大概为3亿元。然而市场上每年宣称为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额约为300亿元,占到了整个大闸蟹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做一个换算的话,市面上99%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冒牌货,甚至出现了留学蟹、洗澡蟹、化妆蟹等各种名目。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不无简单:有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价格至少可以飙涨20%以上。

其中的始作俑者是否是想要卖高价的蟹农呢?答案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在大闸蟹的流通渠道中,一只螃蟹从池塘爬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一级收购商、二级收购商、批发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冗长的中间链条可以说是大闸蟹层层加价、以假乱真的直接诱因,一些中间商还会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提前预售蟹券等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蟹农,典型的买家多花钱,卖家少挣钱,中间商赚足了差价。

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

问题的根源恰恰在于大闸蟹的流通方式,大闸蟹是渠道为王的产业,利益链条和分配模式几乎固化。当前电商渠道的占比还不到4%,而传统的线下渠道已经积重难返。所以长三角在推动大闸蟹产业的一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时候,最首要的动作正是加速大闸蟹产业的线上转型。

以拼多多推出的“新蟹农计划”为例,无论是为商家开辟入驻绿色通道、进行产区个性化电商培训,还是百亿补贴、限时秒杀、县市长直播等流量扶持,核心都在于蟹农的身份转变:从产业链最末端的蟹农,到直接触达消费者的蟹商。

从蟹农到蟹商的身份转换背后,有两个直接的利好:

一是缩短大闸蟹的流通渠道。蟹农直接将大闸蟹快递给消费者,省却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既有效规避了中间商的加价、造假乱象,也降低了普通消费者选购大闸蟹的成本,可谓是双赢的选项。

二是帮助蟹农打造品牌和IP。“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被滥用,本就是产业结构不平衡的表现,蟹农们通过电商平台卖蟹的同时,也在打造不同地区的品牌和IP,对各个产地的大闸蟹进行合理定价。

不过,相较于大闸蟹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蟹农到蟹商的身份演变还只是第一步,想要改变大闸蟹的产业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电商的“作用力”

毕竟大闸蟹的电商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十年前的2010年就有蟹农开始尝试电商渠道。

但“新物种”往往有两面性,可能是一个行业持续上行的驱动引擎,也可能是人性黑暗面的放大镜。早期的电商平台向蟹农们抛出了橄榄枝,却也因为标准和规范的缺失,成了价格战、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乱象滋生的温床。

比如蟹绳潜规则的盛行,由于大闸蟹的售价往往按照“螃蟹+捆绳”的重量计算,给不少商家留下了操作空间,捆蟹的绳子越来越粗,捆蟹时绕的圈数越来越多,乃至直接采用吸水性强的棉线,甚至出现“了半斤蟹绳半斤螃蟹”的情况。

再比如以次充好的现象,顾客在电商平台上选购时,只能通过图片、文案等判断大闸蟹的好坏,以至于一些品质很差的蟹打起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号,然后标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上线销售,掀起了一场场劣币驱逐良币的价格战。

在这样的局面下,电商渠道中的大闸蟹逐渐有了被污名化的迹象,不足4%的市场占比就是最直接的例证。从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传递出的信号来看,除了将蟹农转变为电商的渠道革命,另一个重心正是制定线上化流通的产业标准。

譬如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定了“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填补了大闸蟹的电商销售标准,并且首次在业内推出了大闸蟹“足斤足两”概念:商家承诺足斤足两之后,将在标题页和详情页显示足斤足两标签;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以对螃蟹去绳后称重,损耗高于行业标准以上(失水率超过7%),平台将会进行赔付。

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

按照拼多多在“新蟹农计划”中给出的目标,将在五年内帮助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倘若拼多多和有关部门可以在源头上杜绝大闸蟹的行业乱象,培养一大批严格遵守标准的大闸蟹品牌,不乏改善大闸蟹现有的产业链结构的可能,上演良币驱逐劣币的一幕。

可以参考的两组数据是:2020年618期间,拼多多平台上的农产品订单量高达3.8亿单,同比增长136%,其中近75%的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用户;拼多多“市县长直播间”累计成交量已经超过3.96亿单,卖出的农副产品总计超过23.8亿斤,超过26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直连全国近7亿消费者。

两组数据背后承载的是电商的“作用力”,通过加速供需两端的产销对接,电商正在进一步重构农副产业的利益分配链条,逐渐摆脱传统中间商分销的模式制约,借助互联网加速农业的标准化和产值增长,让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回流生产端和消费者。

千亿规模且争议频频的大闸蟹,正是农业产销模式升级的一隅。

03 为何是长三角?

至于率先迈出第一步的为何是长三角和大闸蟹,不难从两个维度找到合理的解释。

首先,从大闸蟹产业链本身来看,已经走向了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

在“退养还湖”的号召下,大闸蟹养殖已经开始从湖泊转向池塘,即便是最负盛名的阳澄湖也将在2021年退网。言外之意,两三年后的大闸蟹将以塘蟹为主,然而外界的认知依旧停留于阳澄湖大闸蟹,进而催生出了诸多市场乱象。作为大闸蟹的主要产区,长三角需要逐步扭转外界认知,打造有市场号召力的区域新品牌。

同时在传统大闸蟹产业链畸形的利益分配机制下,蟹农长期处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末端,经常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尽管整个大闸蟹的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蟹农走出池塘走进工厂,况且现在的蟹农基本都是老一辈的人,年轻一辈几乎燃不起养蟹的兴趣。等待大闸蟹产业的不仅仅是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的问题,养蟹这门手艺也可能面临无人接手的窘境。

长三角农业一体化,从“大闸蟹联盟”开始

所幸长三角地区正在推动大闸蟹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并准确抓住了产业链条中的两个核心因素:一方面打造统一的区域农业产业标准,从源头上根除大闸蟹行业的种种弊病;一方面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超短链的产销平台,将过去生产和销售对接升级为生产和消费直接对接,将利润留给蟹农而非中间商。

当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包邮区,长三角地区完善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也是大闸蟹产业升级的前提因素之一。

其次,就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而言,离不开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联动。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除了阳澄湖以外,长三角地区还有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大闸蟹的优质产区,可绝大部分产区的大闸蟹很难卖出好价钱,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以至于被一些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

如果缺少不同产区的有效联动,这样的现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沦为利益驱动下无休止的猫鼠游戏。可以确定的是,类似的问题俨然不是大闸蟹的专利,其他农产品或多或少存在相似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将大闸蟹的渠道搬到线上,给予流量、运营和管理上的全方位支撑,联动优质产地成立优品联盟,再到培养新蟹农并制定线上化流通产业标准。这样的一整套特色农产品一体化样本,所适用的对象恐怕不局限于大闸蟹,而是加速区域农业一体化的通用模式。

折射到整个经济层面上,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被摁下“快进键”,还需要不同地区强化区域间的联动,找准不同的定位和产业方向,避免出现内卷化的无序竞争。看似平凡的大闸蟹,或许也是读懂长三角一体化内涵的窗口。

04 写在最后

2019年初的时候,沪苏浙皖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其中与零售、物流有关的部分明确提到:在长三角建设世界领先的人货场一体化新零售网络,共同打造新零售“试验田”和“竞技场”;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重点在快速消费品、农产品、药品等适用领域。

回头来看,长三角的大闸蟹产业正是零售和物流的集合体。

当零售的基础设施加速一体化之际,大闸蟹的商业模式也需要适应新的产业形态,从过去无序、无分工的分散业态,转向有统一的产业标准、价值链联动的现代农业。长三角的农业部门、积极求变的蟹农以及作为平台的拼多多,再次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1968.html

(0)
Alter聊科技的头像Alter聊科技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0年9月20日 下午2:06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上午8: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