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公共资源被娱乐绯闻挤占,舆论压力被年轻粉丝激化,这才是明星辟谣背后我们看不见的最大隐患。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现实一贯比想象中要更加魔幻,这句话用在2021年的娱乐圈似乎最合适不过。不久之前,郑爽凭借一己之力拉开内娱集体辟谣的轰动场面,仅2021年1月22日在微博线上辟谣的明星就有28位。

而今,这场连续性的吃瓜大戏虽然已缓缓落下帷幕,但有意思的是,网友吃瓜不停,则明星辟谣不止。最近几日,以微博为首的多个社交平台围绕“三千万顶流”的导火索再次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舆论大战,包括李易峰、王一博、何炅在内的多位明星都没能幸免。

有关三千万顶流的系列绯闻在网络上发酵了这么多天,截止目前为止依旧没有确切的定论。表面来看,明星被爆或辟谣摆在台前的是内娱人设与隐私的跌宕转换,但随着吃瓜氛围一次次升温,幕后是否藏着一只推波助澜的手,谁为谁背锅挡雷的猜测也引得各家粉丝纷纷下场对峙护短。

诚然,粉丝的情绪一旦被刻意煽动起来,所造成的舆论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调查显示,春节期间的“内娱辟谣日”舆情热度指数在当晚攀至巅峰,一度突破6000。李易峰、张雨剑的百度指数也在最近急速飙升,张雨剑的数据热度在发文承认已婚生子当日整体环比增长203%。

瓜田永不荒芜,辟谣的舞台上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辟谣战背后,站着多少个受益者,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得更复杂。

你的快乐吃瓜VS别人的财源滚滚

大概从娱乐圈诞生的那一刻起,骨子里就刻上了瓜田李下的争议基因,随着互联网在社交领域四通八达,这种基因就逐渐踏上了不可控制的异变之路。在郑爽代孕事件发生伊始,社交平台上便广泛又默契地流传起一则则真假莫辨的言论与爆料,不仅引发内娱现象级辟谣大戏,也让一众吃瓜网友直呼造谣“零成本”。

但造谣真的没有成本吗?细究下来却未必如此。虽然“娱乐至死”的社交网络中一向无风不起,可在这个人人皆被困在信息茧房的时代,一则毫无根据的谣言要想冲破层层信息流站在舆论中心位置,自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其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便是渠道。根据调查统计,辟谣日那些能充分调动粉丝情绪的爆料新闻其媒体发布类型中,大众社交平台占45.48%,新闻客户端与微信公众号共占41.66%,其余论坛、网站、问答社区各据些许。

而对于流量与眼球的争夺,一则爆料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方面破圈,便快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这归根结底是营销黑产的功劳。这些年来,有关明星经纪团队“豢养”专业营销号早已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秘密,一般明星团队中的专业营销号整体分工明确,反黑,宣传,控评……样样都不能掉队。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营销号背后可能在一堆假网站与外挂网站,随手抹黑一个人的成本或许只有几十块钱。以在知乎上被饭圈女孩扒出来的“新虎传媒”为例,这是一家职业水军营销公司。

点进该公司官网,页面上赫然显示新闻媒体与自媒体两个专栏,根据统计,共有可发布的通稿“山寨”媒体网站3014家,自媒体322家,并且全部明码标价,其中凤凰娱乐网是165元,央视法制网的价格是35元。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图源来自新虎传媒网页截图

2019年,一则“朱一龙粉丝喜提央视法制网”的截图在微博上广泛流传,半个小时内5位粉丝百万级的营销号转发。从截图中来看,斥责明星效应的文章配上官媒来源的确让人信以为真,但粉丝在央视法制网中却搜索不到截图中的原文,饭圈抽丝剥茧,这则截图来源的背后正是新虎传媒。

无独有偶,此前与张艺兴产生名誉侵权案的梁某,一条爆料张艺兴的微博文章共获得吃瓜群众打赏收益36964.82元。营销号大行其道,逐渐诞生出一条职业造谣产业链,也就是俗称的“职黑”,粉丝对偶像有天然的拥护心理,而黑粉恰好利用与迎合这种心理。

在微博评论区中,带着爆料肆意游走在粉丝视线里的ID比比皆是,粉丝群起而攻之的另一面,是这些账号曝光率、影响力甚至互动率的大幅度提升。从数据来讲,某明星的微博影响力甚至比不上一个粉丝基数庞大的营销号,有媒体统计过,一篇热搜内容之下,热评前十起码有七条为营销号所发布。

随便点开一个账号页面,卖广告、发优惠链接……哪怕转化率只有0.1%,也会有广告主闻风而来,如果能与明星团队合作,一条通稿的价格则在6000到10000不等。暴利之下,明星早已无处可逃。

明星辟谣能盘活一个产业?

对于明星的危机公关意识与手段,在这段时间我们有目共睹,危机公关是否有作为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着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2016年,在央视数据曝光明星天价片酬时,就有媒体指出,这其中有8%要用来应对公关危机。

尽管粉丝一再喊着明星也是普通人,饭圈一度出现明星“祛魅”成为追星的主流形式,但无法否认,明星本身就具有双重属性,聚光灯下刻意包装出来的人设何尝不是架构在粉丝粉丝基础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因此,明星对公众形象的精心维护直接催生出一个规模不小的行业,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上半叶,彼时欧美地区的影视产业如火如荼,能具体为明星负责的娱乐法应运而生,当前,美国的娱乐法最为系统发达,仅是一份最基础的演艺合同至少就有600多页。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影视娱乐行业市场规模达2131亿元左右,2020年中国娱乐及媒体行业全年总收入约为33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高于全球平均的5.1%。国内娱乐法行业的业务量只增不减,不少学校开设了娱乐法方向的课程。

以时常出现在各路明星声明中的“北京星权律所”为例,天眼查显示,自2015年4月份成立至今,在短短不到6年时间里,星权共代理过1845件明星维权案件,平均每年高达近308起,代理客户共70余家影视公司,其中包括开心麻花等知名影视公司。

要知道,一家综合性的普通律所案件量可能都极难破千,2019年国内前30家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总数排名中,上榜的还有6家代理案件不过才4000件左右。

如果说良性的公众形象是明星个人的无形资产,那娱乐法在某种程度上则加固了这种与粉丝经济形成相应循环资产的安全性,也让隐藏在网络暗处搅弄风云的黑粉有了一层警惕心理。

2020年《民法典》首次把公众人物的相关内容纳入“人格权法编第五十五条”,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在其审理的涉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案件中,很多被告都是在校大学生,还有10%的侵权人年龄在20岁以下,网络造谣人群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从饭圈的年龄分布中我们也可以窥探一二,偶像市场逐渐趋于阴谋论,各家粉丝针锋相对,一场唇枪舌战一触即发。一封律师函中所针对的网络ID下极有可能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

显然,这种现象无疑增加了这个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戾气,可遗憾的是,法律易平纠纷,却难平人心,尤其是那些极易受诱导的年轻人。公共资源被娱乐绯闻挤占,舆论压力被年轻粉丝激化,这才是明星辟谣背后我们看不见的最大隐患。

“瓜田”不荒,谁是最终赢家?

2021年被网友戏称为内娱“瓜年”,而随着郑爽、华晨宇、王子文等纷纷被爆为人父母,不仅爆了一个全民小游戏“合成大西瓜”,微博也有了一个新的昵称“幼儿园”,甚至就连slogan都在吃瓜群众的调侃中变成那句啼笑皆非的“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孩子”。

但调侃归调侃,热门话题#合成大西瓜#的阅读量为20亿,讨论量为52.5万,游戏用户方面也已超8千万。至于微博方,或许早已成为这场内娱集体辟谣战中的真正赢家。

早在抖音与快手等短视频血洗社交圈的时候,微博就被频繁质疑舆论地位不保,2018年7月份,抖音上线热搜功能,间接对微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降维打击。

大约在2013年左右,微博就选择了“媒体”而非“社交”的发展道路,热衷于制造全站热点、传播全民新闻和突发事件。 随后的发展也有目共睹,不断被娱乐八卦挤压内容的微博,社交属性似乎已不剩多少。

在曾经的社交互联网中,微博是当之无愧的舆论广场,但2020年9月份,微博的月活跃用户环比六月份减少,平均日活跃用户数环比上季下滑500万,一度引以为傲的广告收入也被头条系碾压。在微博上,只剩明星撑起了相当一部分流量任务。

例如,有调查显示,“罗志祥周扬青分手”被搜索3017万次,“罗志祥回应”被搜索2767万次。

根据微博娱乐统计,微博热搜榜单几乎完全被明星话题占据,仅在2021年跨年夜当晚,艺人相关热搜就高达239个。此前,被郑爽连带出来的明星火速通过工作室、后援会、代理律师官方途径进行辟谣与追责警告,一时间的有关辟谣的多个词条连登热搜榜,话题热度急剧攀升至峰值。

内娱辟谣经济学:你在吃瓜,有人赚钱

在当前的主流舆论阵营中,微博曾经凭借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明星效应被用户推上神坛,饭圈生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微博的支柱与基础。据识微商情统计,在明星辟谣期间的相关谈论中,有38%的网友在调侃中继续等待“新瓜”,直接刺激了微博当天的日活量。

通常来讲,但凡某位明星的私生活一经爆发,势必会引起全民关注,微博八卦因子不断滋生,到目前似乎已到无法割裂的程度。有一点需要注意,随着抖音与快手高调邀请各路明星,微博依赖饭圈所筑起的流量“护城河”难免有些动摇,不能说明星捆绑了微博的舆论风向,相比之下,微博本身就更需要这片“瓜田”。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19930.html

(0)
消费最前线的头像消费最前线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