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强调正版,是空谈还是名副其实?

拼多多到底有没有在反盗版的路途中严格要求自己呢?还是这次的“多多读书月”只是想借着“世界读书日”来一波营销呢?

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强调正版,是空谈还是名副其实?

3月31日,拼多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多多读书月”,并联合中信出版社、知识出版社、青岛出版社、磨铁图书、果麦文化等30余家出版社及图书出版公司等,针对社科、文艺、教辅等多个类目超过1000款图书进行百亿补贴大型直补。

而拼多多在反盗版的道路上也非常的投入。目前,拼多多已引进超过2700家出版社、图书公司、渠道商,并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正品保证保险”,覆盖海量图书商品,以保障给消费者带来更放心的购物体验。

然而,最近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好似给拼多多的反盗版蒙上了一层黑纱,根据新华网报道称: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调查发现,盗版书仍在不少网络电商平台泛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比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去年推出的畅销书《候场》,原版标价42元,但在拼多多上不少店铺标价“9.9元包邮”;在一家售卖少儿读物的网店,号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童书《夏洛的网》标价仅5.5元,该书在官方店铺售价22.2元。

而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也表示:“如此之低的价格,根本不可能是原版!”

那么问题来了,拼多多到底有没有在反盗版的路途中严格要求自己呢?还是这次的“多多读书月”只是想借着“世界读书日”来一波营销呢?

拼多多卖书,只保障百亿补贴的正版?

拼多多售假,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件”,但是每次听到,还是会为之感叹。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如今,国内电商行业发展相当迅速,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同时,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价格也并不高,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众的青睐,

拼多多用三年时间成功上市,用六年时间获得7亿活跃用户,在淘宝和京东重压下,拼多多杀出重围,无疑是一大成功。

然而,拼多多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拼多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靠的就是低价战略,而百亿补贴更是直接把拼多多更上一层楼。

在各品类加入百亿补贴之后,如今拼多多再次瞄准了图书市场。在前不久的“多多读书月”中,拼多多拿出5000万用作读书基金,推动消费者用平价诵经典。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多越多的消费者更偏好于数字阅读,但也仍有不少的消费者为了读书的仪式感,选择纸质书。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通过拼多多购买图书,增速超过189%,同时,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80%。

拼多多此举出发点是好的。首先,拼多多主攻的就是下沉市场,而这次的“多多读书月”不仅打破了消费者获取知识的鸿沟,还可以在下沉市场再次获取新用户。而这也是拼多多迄今开展的最大规模“知识普惠行动”。

然而根据用户反馈的情况来看,拼多多的盗版书还是泛滥成灾。

首先是拼多多盗版书的问题由来已久,拼多多刚上市不久,就有数十家出版社表示拼多多存在出售盗版书的行为,但是由于维权机制不够完善,维权还非常的困难,这也是拼多多目前的现状。

事实上,早在2019年,拼多多就曾与中国出版协会等机构签署协议,宣布将打击盗版图书出售等行为,推动出版行业健康发展。但拼多多在打击盗版上的成效,却似乎收效甚微。

在去年12月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也对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12家店铺,以及销售《2020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指南》系列图书的11家店铺进行了抽检。经查,该23家店铺均存在严重制假售假行为,其中有21家售卖盗版纸质书籍,2家售卖图书电子扫描件,该等行为均已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严重侵犯。

在今年年初,就有自媒体(YOUNG财经)对拼多多的图书进行了调查显示,在拼多多上购买的574本图书中,有507本均为盗版。

当然,拼多多为了保证图书的正版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除了文章开头叙述的联合数千家出版社外,还率先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底层重构了违规商家、商品识别、假货识别、劣品识别等模型库,对图书商品进行24小时线上巡检。

不仅如此,据消息得知,拼多多目前还与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中国出版协会、新华文轩等机构签署知识产权保护等协议,联合推进打击侵权盗版图书。就在2020年10月,拼多多还与英中贸易协会(CBBC) 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知识产权合作,该协会有超过400家会员,当中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大英图书馆、多家英国顶尖大学等。

如今,图书进入到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项目,可以说大大降低了出现盗版的机率,那么问题来了,百亿补贴之外的监管力度能够到位吗?

五环之外的消费者好欺负?

假货一直都是电商行业的顽疾,拼多多也不例外。电商平台给商家提供虚拟的交易平台,但无法在商品的质量上做到全程把控,这也是为什么假货在电商行业横行的原因之一。

对于商家来说,由于开店门槛较低,流程简单,所以对于一些不良商家而言这是一个“低成本的好生意”。

拼多多CEO 黄峥曾表示,拼多多和淘宝的模式有本质不同。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推荐商品给消费者,但这也正是这种货找人的平台机制加速了假货的流行。

拼多多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承接大量的中低端白牌制造商,用低价迎合了下沉市场的用户,以拼团加低价的形式刺激用户尝鲜,冲动式消费及分享,带动了平台用户的复购以及新用户的增长。

但因为这种基于信息流的推荐机制,卖家没办法通过高品质和服务去沉淀用户,只能不断通过低价吸引流量,为了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打擦边球售假,包装成品牌货低价售卖,成为快速起量的最好方式。

对于拼多多平台来说,虽然造假事件根源在无良商家,但是平台作为商家交易的销售空间,也是难辞其咎。虽然无法做到全面监管,但是却可以从制度上进行约束,以吊销执照、索要赔偿等等为条件,起到警示商家的作用。

“假货多,维权难”一直是拼多多撕不掉的标签。就拿图书来说,有的商家钻平台的漏洞,说盗版不是假货,不予赔偿,使得消费者维权难度大大增加,而有的消费者在拿到退款之后也往往会息事宁人,很少会继续向平台或者有关部门再一次举报商家的违法行为。

近日,黑猫投诉发布了2021年3月份企业红黑榜单,根据黑猫公布的数据显示,黑猫投诉在3月份累计接收到了来自消费者的有效投诉26万件。其中关于拼多多有效投诉16000余单,成为平台投诉量最多的商家,位列黑榜第一。同时,黑榜前十名中有淘宝、闲鱼、天猫和天猫超市四款阿里系产品登上黑榜,占比最大。

其实,在拼多多平台上卖的最多的不是假货,而是山寨品。很多人都在质疑拼多多,就是因为他所有的东西基本都要比其他平台便宜。黄峥也曾经说过,山寨和假货完全是两码事,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商家贩假的变相许可。

不仅如此,根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垃圾信息投诉情况盘点》数据显示,在垃圾短信方面,拼多多、中国平安连续多个季度被投诉量排名居前。

如今,拼多多在下沉的道路上越走越深,不管是帮助农产品上行,还是在公益活动上,都可以看出拼多多是一个良心企业。

但拼多多的本质还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中国有句俗语“攘其外必先安其内”,对于拼多多也是如此,只有先把内在服务做好了,才能让用户更好的使用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拼多多四线以下城市用户占比38.4%,三线城市用户占比20.4%,二线城市用户占比29.2%,一线城市用户仅占12.0%。

对于五环外的消费者来说,虽然可能钱多了,但是消费心智还没有提升,如果一味的用“假货,山寨”的产品去忽悠消费者,无疑不是在消耗消费者的忍受力,信任力。

信任在电商平台购买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赢得消费者的充分信任,电商平台必须用行动来兑现自己的品牌承诺。同时,电商平台也应该承担自身做出的大胆的社会承诺带来的风险,将之控制在自己的核心能力范围内,从而提升其业务与消费者的相关性。

退一步来讲,拼多多能够有现在的规模,一方面是通过“拼单”、“砍价免费拿”、“百元提现”等购物游戏攫取巨额流量,通过社交裂变收割了阿里、京东布局薄弱的下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通过百亿补贴来增加了用户粘性。

如今,拼多多的“砍一刀”已经让很多消费者开始反感,而百亿补贴份额也在逐渐降低。一旦失去了百亿补贴的价格优势,其商品价格就会变得和淘宝,京东一样,当然,淘宝,京东这些电商平台也同样有百亿补贴,到时候消费者还会在拼多多消费吗?

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强调正版,是空谈还是名副其实?

在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才实现首次盈利,而如果拼多多存在售假现象长期下去,还如何留住消费者呢?对资本市场又如何教出满意的答卷呢?

如今的电商平台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竞争,流量都已触摸天花板,各家电商平台都在想方设法的提高用户粘性,寻找新的增量市场。

而拼多多现在这个模式,继续走下去可能有点困难。如果不在打假方面在努力一点的话,未来的道路可能也会越来越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23847.html

(0)
蓝莓财经的头像蓝莓财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1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