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时间已经成为人才筛选的一个机制

相信没有很多人会享受通勤时间,即使是闲来无事,也会想要这段时间快点结束,那么这就是“废物时间”。

通勤时间长的本质原因是租房的距离过远,随着日薪,月薪的逐渐增高,通勤时间会逐渐缩短。有些人选择买房,有些人选择租更近的房子,还有些人选择换一份更近的工作,当然还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辞职回家。

      通勤时间是一个数字,可大可小,一天两次甚至多次的通勤时间可以占用除去睡眠时间的1/8以上,通勤时间并不只有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就像吃饭并不只有吃饭的时间一样,还有包含着许多不得不去的事情。

      相信没有很多人会享受通勤时间,即使是闲来无事,也会想要这段时间快点结束,那么这就是“废物时间”。有能力的人会尽可能的缩小这段时间,不管是娱乐还是工作,不能做到的人就会被逐渐筛掉。

      当然,现在流行的一个热词,“碎片化”的出现,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将通勤时间这种比较完整,大块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学生党可以背单词,工作党可以看邮件,但是效率肯定不尽如人意。

      现在出来工作租房的占大多数,基本上的选择都是距离不是太远,价格相对合适,而且频繁的搬家,只为了找一个平衡点。

      在小城市不会出现通勤时间这四个字,只有一二线城市才会频繁地提及这个词,然后把它和“幸福感”放在一起,成了一个反比的关系,当然这有时候或许也是一个自嘲。

你被“通勤时间”内卷了吗

      在一个内卷如此严重的时代,通勤时间也是内卷的,你的通勤时间长是因为房子,这就是一个城市内卷。

      就目前的数据统计,北京又荣登榜首,通勤距离和时间都在第一位,但相对应的通勤速度也是最快的,相继就是成都、西安、重庆城市,当然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肯定榜上有名。

      有时间的人会越来越有时间,没有时间的人会越来越没有时间。

      “北漂”、“沪漂”这些词越来越少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这些人难道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只是不再是一件大事,最终能不能留下不再是努力就可以决定的。

 #超过1000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的话题在去年引起热议,据调查,36个主要城市中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76%。其中,超大城市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仅有69%,特大城市74%、Ⅰ型大城市80%、Ⅱ型大城市83%。

每隔一段时间换一处住处,现代年轻人搬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搬得离公司越来越近,房子越来越小,房租越来越贵,但是通勤时间越来越短。

这种循环在无限上演,直到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个城市彻底扎根,房子与公司的距离就成了一个定数,也就决定了你是否可以留在这个城市的一个指标。

被这个城市内卷,就要拥有一套房子,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节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但是通勤时间长是其中之一。

或许以后我们不会再问“吃了吗?”这种问题,而是见面问:“现在上下班需要多长时间啊?”来确定你最近过的怎么样,然后再来讨论一下怎么打发通勤时间或者怎么缩短通勤时间。

“我”被谁淘汰了?

    留在特大城市或者大城市,这是每个离家的年轻人的奋斗目标,那么首先让你放弃的是什么呢?

      可能就是通勤吧!

      你可能会被通勤时间淘汰掉,你会觉得离谱,但是这是你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然后发现能住的地方真的好远,每天和人流一起上班,这恐怕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那么你能坚持吗?能坚持多久?多久可以换一个住处?

如果你可以忍耐或者有能力改变,那么这就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无法改变现状,你可能就会被通勤时间淘汰了。

      通勤时间长代表着经济实力没有达到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标准,收入的1/5作为房租或者房贷在承受的范围之内,按照支出标准决定通勤距离是一个被动选择,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就只能被淘汰,不是被这座城市淘汰,也是被社会这个大环境所排除。

      根据工作选择住处,那么住处的选择肯定是将就;如果工作和住处的位置同等重要,那么两者的选择肯定是妥协;如果根据住处选择工作,那么肯定离家距离很近。

      作为青年人,你选择了一个更加具有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那么你就会被选择,是否适合在这座城市生活,是否适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通勤时间可以作为前期的衡量标准,但这个标准是有时效性的,你可以一年保持通勤时间较长,当然也可以两年,但是不能一直处于同一种状态,不进则退,必然是会被淘汰。

      相对来说,通勤时间小于45分钟以下,就已经达到了80%~90%的人达到的标准,在北京的通勤距离大约在10千米以下,在上海的距离大约在9.3千米左右,不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是一个可以到达的目的地。

“通勤”不如加班?

      工作时间点基本都相差在一个小时左右,有的公司甚至不规定的时间点,只要工作时长,只是为了用这种方式错开早晚高峰,尽可能缩短通勤时间。

      7点和8点下班,到家的时间缺相差无几,你是选择7点开始挤地铁,还是8点去乘地铁,通勤不如加班?

      时间的分配,生活的模式,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演绎,不同年龄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很少会有人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通勤上,只为了早点回家。是选择加班,还是选择娱乐,都没有时间的束缚。

      “996”、“007”的工作模式是被大众所取缔的,它们所代表的是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过犹不及,但是把通勤时间长,挤地铁,挤公交,早高峰的问题不能解决,利用这些时间处理工作好像是“废物”利用,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现如今,短视频的兴起和“碎片化”时间的理念不谋而合,通勤可能也变得没么难熬,从头至尾一部手机,一个短视频APP,全部的时间都可以解决,如果每天都沉浸在短视频中,你会变得怎么样?

      选择竞争性强的城市,选择通勤时间长的工作,长时间地刷短视频会在你本就焦虑的生活上增加焦虑,双重焦虑下你所做的最好选择是工作,解压的选择是娱乐。

      通勤时间可以缩短,也可以转换方式,既可以继续工作,也可以适当娱乐,在一个没有人规定你几点回家的时代,为什么要拘泥于一种生活方式呢?

原创文章,作者:参茶初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28846.html

(0)
参茶初上的头像参茶初上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2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