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映客,这个曾经的“国内直播第一股”如今不仅在直播市场上的表现一般,而且在资本市场也过得不是很如意。自映客上市以来,其股价一直起伏不定,整体处于下行状态。即使映客多次回购股票,也没能制止住其股价下跌的态势。
近日,映客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喜公告。公告显示,映客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营收规模达37至40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8至82%,税后净利润约1.1至1.4亿元,同比增长约50至91%。
但公告中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业绩,也没能按住映客下滑的势头。在映客公告公布后的交易日里,股价继续下跌,8月3日最低价更是创60日新低,仅为1.57港元。
确实业绩上的增长看到了映客在转型上的努力,但股价的下跌也暗示出映客在转型时的尴尬,以及映客业务在市场上表现的差劲。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局面,映客的机会又在哪里?
业绩背后的隐忧
映客自2015年正式推出市场后,仅用三年的时间便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国内直播第一股。而且映客所打造的娱乐、时尚的实时互动平台也成为直播领域急剧迸发的旗帜,随着映客打出“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的口号,更是刮起了全民直播的大风,映客一时风光无量。
而映客也确实有底气,一方面是市场表现不错,用户活跃量一直位于直播类APP前列;一方面是吸引了资本的大量加持。这也是映客能成功拿下“直播第一股”头衔的原因之一。
但自上市以来,映客似乎一直都不太受资本的待见,其股价走向整体朝下,而同样上市的虎牙却吸引了资本的大量目光。而且此次映客的盈利预喜公告中分明揭示了映客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映客也实现了6年连续盈利的场景。这不得不引人思考,映客到底“犯了什么错”?
从毛利上看,根据映客的财报显示,映客从2016年到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是37.76%、35.41%、33.81%、27.21%、24.19%,映客的毛利率一直是下滑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毛利率下滑了13%,映客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成本支出上看,映客2020年销售成本为37.52亿元,占总营收的76%,在过去的五年里销售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一直增加。而且去年映客的销售成本同比增加了37%,销售及分销开支也同比增长了30%。映客还是处于一个用成本换营收增长的阶段。
而且映客为了挽回股价上下跌的颓势,一直都在尝试用回购股票来拯救,但效果并不明显。单在今年7月份下旬映客就操作了6次,映客的股价依旧是下跌,或许映客回购股票只是为了让股票跌得不那么快。
看起来映客作为“直播第一股”的荣光似乎已经没了踪影,实际上映客也在试图寻找破局点。从发力陌生人社交,到偏移到所谓的“全场景娱乐平台”,映客在创新产品上的发展和产品矩阵规模上的扩张使得映客业绩出现的大幅增长。
但映客业绩增长的背后却是业务核心的变化,从看重直播业务,到逐步增加创新产品的业务比重,而这背后透露出映客在业务市场上表现的乏力。
直播的尴尬
直播作为映客的起家手段,是映客成长起来的关键,也是那个千播时代下第一家上市的直播企业,直播的烙印不可谓不深。但是直播所带来的问题在映客的成长中越发明显,市场竞争力也越发薄弱。
一方面是直播所带来的畸形营收。根据映客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来自于直播业务的收入占据总收入99.4%,在2015年和2016年直播业务所占比例为94.6%和99.8%,也就意味着映客的直播业务占比过过重,以及所造成的营收体系不健康。
而且由于极大依赖直播业务,使得映客在主播上的成本投入更大。招股书显示,2017年映客在主播及主播机构的成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已经超过56%,达到22.13亿元。而且过大的成本支出意味着映客作为平台话语权的衰落。
同时直播收益也在日趋下降,根据映客的财报分析,映客的直播收益从2017年的39.19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28.8亿元,2020年的直播收益相比2017年下滑了26.5%。而月活量基本没太大变化。数据显示,2018年映客直播月活为1055万,到了2021年一季度映客的月活为1096.3万,收益和月活形成如此大的差异对比,更显映客直播的尴尬。
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直播最火的那几年,虎牙、斗鱼、战旗、熊猫、全民、花椒等等新老玩家一同竞争,但由此拉高了资本投入和主播投入成本,还刮起了平台间互挖墙角的恶劣竞争风气。
而且还造成主播的地位水涨船高,签约费更是贵得离谱,平台的资金储备高低也就决定了谁的赢面更大,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直播市场泡沫。同时也加剧了主播的流动性,一旦没有头部的主播撑场面,平台的用户也就随之减少,映客同样也是如此。
当直播泡沫破裂时,许多直播平台倒闭,而存活下来的映客竞争力也不再。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YY的月活为2525.5万,虎牙月活为2735.6万,斗鱼月活2266.4万。映客的直播业务衰退已成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映客自身的问题。映客最为火热的时候是由于全民直播的号召,使得大批的人投入到主播上,看起来主播变多了,但实际上用户端上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映客直播更局限于秀场以及头部主播的减少,使得直播业务的市场表现平平。
而且短视频所带来的竞争使得映客面临的直播局面更加严峻,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短视频人均用户时长一直持续增加,2021年第二季度,短视频行业用户时长占比达29.8%,高于第二名9.4%。而且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超四成的受访用户最偏好在短视频平台上观看直播内容。
创新产品是映客的解药?
受限于直播业务的衰退,映客的解决方案则是希望通过创新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基本盘。目前映客的创新产品主要是以主打Z世代兴趣社交的积目APP和聚焦视频相亲的对缘APP为主。根据映客的财报显示,2020年映客产品应用平均月活有3647万,排除直播月活的1055万,创新产品的月活量有2592万。
而且映客的创新产品业绩也有大幅增长,根据映客财报显示,2020年映客创新产品营收为20.7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41.8%。而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公告中,映客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还是创新产品。
但创新产品的表现真的如业绩般好看吗?答案或许并非如此。2019年7月,映客花了8500万美元收购了积目APP,主打兴趣社交,用户数目超过千万人。看起来积目的市场表现还算可以,但作为映客探索直播之外的商业化路径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想象空间也不大。
一方面是积目所强调的兴趣社交,其核心还是陌生人社交,只不过切入点不同罢了,陌生人社交的尴尬积目还是摆脱不了;一方面是在陌陌、Soul等老玩家在市场上有足够的影响力下,积目可能是小众的狂欢,毕竟和微信同岁的陌陌还是老样子。
而聚焦视频相亲的对缘APP,也只是在相亲市场上分一杯羹。根据易观分析公布的《2020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年度综合分析》显示,婚恋社交TOP4(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和伊对)的活跃用户渗透率为64.6%。在婚恋交友头部更集中的情况下,如何拓展足够的用户量也是对缘的难题。
而且婚恋市场乱象丛生,百合网、世纪佳缘更是持续亏损,对缘面临的挑战更大。即使是映客认为我国年轻人面临“结婚难”的问题,但是用对缘去解决不亚于头痛医脚,否则婚恋头部企业也不会亏损。如此看来,婚恋交友也很难是个好选择。
此外,映客还有针对品质婚恋、游戏社交、下沉市场社交等不同场景的创新产品和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的20余款音视频产品。总的来说,映客确实在产品矩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从映客的市场表现和股票市场来看,映客实在是难有往日“直播第一股”的荣光。
对于映客来说,相较于痴迷多项创新产品的市场表现,还不如在某些项目上多用些力气,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建立护城河的关键。而且映客业绩的增长和股价的下跌形成的强烈对比,或许已经说明了映客发展上的问题。映客如何在新的局面下,探索出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将决定了映客未来能不能在市场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3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