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工具型产品的转折点。
当人口红利消失的论调席卷互联网,曾经“躺着赚钱”的工具厂商,纷纷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有人选错了方向,在浑浑噩噩中走向了慢性死亡;有人迎合了潮流,在新的赛道找到了高光时刻;也有人赌对了风口,却在短暂的崛起后仓惶告别舞台。
在所有的工具起家的厂商中,墨迹天气可能是最为特殊的一家。作为一款亿级月活的超级工具,墨迹天气始于95后们并不熟悉的塞班时代,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衰沉浮,但未能沿循工具到社区再到平台的逆袭路线。
可在大多数工具厂商销声匿迹的时候,墨迹天气却以综合气象服务商的身份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所有的偶然和必然背后,都离不开墨迹天气的To B探索。
01 曾经被唱衰的转型
上一次对墨迹天气集体讨论,还是2016年底前后。
彼时美图成功赴港上市,工具厂商的出路问题再度甚嚣尘上,同为“亿级俱乐部”成员的墨迹天气也传出了IPO的消息。
只是舆论对于墨迹天气并不算友好,坊间出现了很多尖锐的观点:比如打开频次低、用户时长短,在用户时长逐渐主导产品价值的大背景下,墨迹天气自然不是所谓的优质标的;再比如营收模式相对单一,陷入了所有工具型产品的“误区”。特别是张小龙丢出“好的产品用完即走”的观点后,许多工具起家的厂商进入了难熬的至暗时刻。
五年后再来审视那场舆论审判,一些观点无疑有些偏颇,因为墨迹天气本身也在进行多元化转型。
一个方向是增强内容属性。不仅引入了新闻和生活资讯,还通过时景社区的方式构建起了UGC内容矩阵。墨迹天气的转型思路并不难理解,希望通过内容上的运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进而产生用户粘性,以规避工具型产品上“用完即走”的噩梦。
而时景社区除了增加用户时长,更大的作用则是成为墨迹天气众包数据的一部分,大量的气象图片作为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成为墨迹天气专业数据源的重要补充。
另一个方向是布局企业级服务。墨迹天气在2016年打造了“墨迹赤必”商业气象服务品牌,目的是向企业及政府客户提供“定制化”商业气象服务解决方案。不过当时To B赛道还不是资本追逐的热门,墨迹天气深耕B端的逻辑,并未能吸引太多关注。
互联网就是这么魔幻,多数人认为对的方向,可能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死胡同,就像那些转向社区的工具厂商,许多已经由盛转衰;多数人忽略的方向上,却可能别有洞天,为企业找到一片新的蓝海市场。
墨迹天气恰恰属于后者。内容和企业服务等曾经在五年前被视为错误的转型,五年后被证实是To C + To B双轮驱动的基石。
内容上的加码,为墨迹天气打通了服务闭环,特别是和去哪儿、高德等平台的联动,距离“一站式气象生活服务平台”越来越近:用户可以在墨迹天气上查询天气预报、航班情况、预定出行服务等一系列生活场景;根据洗车指数、穿衣指数、赏花指数、滑雪指数等规划下一阶段的行程,墨迹天气逐步从工具演变成了场景化的生活服务……
有别于流量驱动的入口,用户打开墨迹天气时有着相对明确的需求,天气和服务的连接进一步缩短了用户的决策成本,在服务转化率方面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扎根企业级服务,则为墨迹天气的气象服务能力找到了新的出口,摸到了打开千亿级市场的门道。
02 98倍回报的市场
就在墨迹天气To B的2016年,海外发生了一件大事。
IBM以2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TheWeather Company除广播部门之外的所有业务。彼时气象影响到的产业价值在美国已经达到 1600 亿美元,在欧洲超过 2600 亿美元,一个典型的千亿级市场。
因为早在2004年的时候,沃尔玛公司的数据组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一次大台风前,草莓酱吐司饼干的销售量都会增长 7 倍。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气温达到 22℃,啤酒开始畅销;气温达到 24℃,泳装开始大卖;气温超过 30℃,冰镇饮料销量上升……对应出现了啤酒指数、泳装指数、空调指数等经济学名词。
最为著名的正是“德尔菲气象定律”:如果你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美元,便可以得到 98 美元的经济回报,投入产出比高达 1 : 98。
这大抵也是墨迹天气布局B端市场的原因。墨迹天气和饿了么的气象服务合作,则进一步验证了“德尔菲气象定律”在中国市场的价值空间。
2016年的时候,饿了么就发现了一个直接影响配送效率的棘手问题:一旦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整个平台会出现大范围的的订单激增、配送延迟,需要及时调整预计送达时间以减少平台与用户的损失。
最初饿了么团队的策略是人工干预,即由运营人员根据天气信息对平台进行手动调节,但天气变化的复杂度远超想象,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可能有着不同的天气状况,运营效率也被人工所制约。到了2017年,饿了么开始引入墨迹天气的精确气象信息,可以在国内实现1公里范围内的精确预报,短时预报的晴雨准确率高达90%,大幅提升了配送平台的运营效率,也是墨迹天气第一个跑通的B端服务。
截止到目前,墨迹天气已经在农业、交通、保险、车联网、智能家居、体育赛事、新零售、物流、航空等领域布局,商业气象服务的市场价值被一次次验证。
比如在交通场景中,墨迹天气为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提供精准到公里级、小时级的气象预报服务,当某个路段即将发生恶劣天气或通行封闭时,驾驶人员可以及时通过大屏幕等接收到恶劣天气、安全驾驶和服务区躲避建议等提醒信息。
再比如体育场景中,墨迹赤必已经为体育行业推出了囊括跑步、赛车、高尔夫、冰雪、户外登山等细分领域在内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可以实时判断场地的温度、湿度、风向、雨雪等天气因素,不断完善所需要的技术、服务、安全等保障。
典型的例子就是墨迹赤必作为唯一指定气象服务合作伙伴否认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提供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整个赛事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气象服务,实现了5个赛段的气温、风速、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的实时显示和预测,即便在受到台风“灿都”外围影响下,仍然为车迷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湿地挑战赛。
如果说气象服务在五年前的想象空间还非常有限,目前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03 技术是唯一护城河
气象服务等来了商业化的春天,竞争却远未结束。
拐点出现在2015年6月份,中国气象局颁布了著名的27号令,在第五条中明确写道:国家鼓励依法开展气象信息服务活动,支持与气象信息服务有关的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气象信息产业发展。
同年发布的《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中,再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气象服务企业和非盈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发展,保障其在设立条件、基本气象资料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
嗅到机会的不只有墨迹天气,诸如华风气象、华云气象、广天气象等企业在政策红利后酝酿而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也曾预测称,2025年时国内气象服务的产业规模将有望达到3000亿元,市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触手可及的蓝海市场,为何资本的态度前所未有的理性,市面上迟迟没有出现和墨迹天气同量级的新玩家?
答案可以从国外的气象公司身上窥知一二。大多数商业气象公司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各国的气象部门,但为了在气象数据上获得领先优势,国外的气象公司通常还有扩充气象数据的新渠道:比如自建气象观测站、部署雷达甚至是发射卫星;再比如收集气象爱好者布置的个人气象站、智能设备中的气象数据。
但国内的气象企业很难复制这样的路径,而数据的丰富度直接决定了玩家们在气象赛道上能够走多远。
墨迹天气的优势在于,除了有来自中国气象局等专业机构的气象数据外,墨迹天气的时景社区形成了独有的“用户众包”数据,每天有30多万张包含天气情况、LBS定位等信息的图片。天气服务的本质就是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数据越丰富往往意味着天气预测越精准。
技术能力可以说是唯一的护城河。毕竟气象服务不是简单的数据搬运,就像墨迹天气每天要处理的气象数据源高达数百G,想要实现分钟级的气象实况更新,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作为后盾。
过去几年中略显低调的墨迹天气,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气象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处理与历史观测数据的偏差关系,墨迹天气减少了气象模式预报的误差;利用天气场形式的相似性,开发的相似天气识别技术,能够通过算法自动匹配相似天气,提供给预报员历史相似个例,为预报决策提供指导……
除此之外,墨迹天气还与有着“气象人才摇篮”的南信大合作共建气象研究院,提高精细化预报同时建立数据SaaS服务平台,提供辐射航空、物流、交通、新能源、水利等各个行业的商业气象服务。
精准终究是一切气象服务的前提,然后才是解决气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为体育、新零售、农业、交通、健康等行业的客户提供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正是围绕技术能力的布局,赋予了墨迹天气进军气象服务市场的主动权。
04 写在最后
从天气应用类APP到综合气象服务企业,墨迹天气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曾经被唱衰的工具厂商,悄然找到了空间广阔的新蓝海。
或许这也是工具型产品的不二选择。无论是社区化还是出海,终归只是商业模式上的浅显创新,终归只是潜在矛盾的暂时转移,技术上的破旧立新才是拓展新赛道的法门。
墨迹天气的转型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原始的气象服务在时空分辨率上非常粗糙,缺少应用落地的价值,墨迹天气通过 多元的数据源和自研算法,提升了气象服务的时空精细度,进而在C端和B端都找到了新的价值锚点。
可以预见的是,在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有序爆发的当下,商业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的智慧化转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以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渗透到每一个细分行业,等待墨迹天气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3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