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华为把“深耕”比特制定成了一种数字化战略。
深耕是土壤耕作中最基本但却是最重要的耕作措施,也一直是先民们的生存之道。在以后漫长的日子时,深耕成为了一种穿越古今的“发展”法则。只不过,在农业社会,人们“深耕”的是土壤;在工业社会,人们“深耕”的是动能;当时光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时,华为把“深耕”比特制定成了一种数字化战略。
埃森哲最新的全球调研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1年,全球的8300家标杆企业中,全面地拥抱数字化技术的前10%的企业,相比后25%的企业,营收增速快了5倍。从预测来看,未来这个差距还会不断地扩大。这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数字化是很多领先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数字化是将信息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渗透进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诞生无限可能的“新产业组合”。其本质是通过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映射和交互,将“数据+算法”融入组织经营流程成数字闭环,让组织高效探寻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重构。
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
“瞬息万变和错综复杂成为新常态。数字化转型已经从‘要不要做’变为‘如何做’。” 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认为,企业的数字化一直在持续升级、快速变化中。而随着数字化深入,企业数字化的目的、路径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今年的HC期间,华为从帮助企业全面重构企业竞争力角度提出全面深耕数字化战略。
瞬息万变:一个目标,两重维度,三个方向
“业务数字化并不是数字化的终点,而是‘深耕’数字化的起点。” 彭中阳表示。
Gartner 将数字化分为信息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三个阶段。
其中信息数字化阶段、流程数字化阶段,都是以IT为辅助工具帮助企业原有业务提升效率,IT与业务之间是两条平行线,IT是配角,起到助力的作用。
而到了进入业务数字化阶段,数字孪生可以实现各种业务对象的数字化,这时候IT与业务之间是相互融合创新出新的模式、新的业态。IT与业务不再分主角、配角,虚拟世界的比特与物理世界的实体物质重构,同共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这时,企业便可以基于基础设施数字化、对象数字化、规则数字化,并以数据治理等手段重构生产模式,打开业务边界,进入数字时代无限的发展空间。
比如,华为智能工厂就是通过数字化之后对业务流程重构,产品开发和试制周期缩短 20%,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数量下降 30%,人均效率提升 30%。并且基于数据治理,让研发到生产数据同源,实现了设计即制造、所见即所得。
显然,进入到业务数字化阶段,有两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一是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深度融合;二是IT从配角转身成为主角之一,与业务深度融合。
华为董事、CIO 陶景文
业务数字化之所以只是“深耕”数字化的起点,就是因为数字化的目标也不再一样。前两个阶段是以降本提效为目标,而“深耕”是要实现全面竞争力的提升,比如让客户体验更满意,业务创造更高的营收,模式创新驱动企业持续增长,运行的效益大幅改善等等。正如华为董事、CIO 陶景文介绍说:“数字化转型是任何一个企业构建全球高质量竞争力所要做出的必答题。“
华为一直坚持“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早在2016年就开始全面推行数字化转型的华为,更是率先实现了从单点域数字化到“深耕”数字化的转变。陶景文表示,从华为的实践经验来看有三个方向变化特别重要:
第一重构用户体验。把过去面向功能的IT系统换成以人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IT系统,通过对一个企业业务对象的数字化、业务活动的数字化和业务规则的数字化,建立打破过去烟囱式、孤立的应用系统,形成由应用找人,而不是人找应用。
第二重构业务作业模式。数字孪生其实是覆盖了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业务活动的设计态、运行态和制造态。以前各阶段如同道路警察各管一段,真正的数字化需要重新定义产品或者业务活动的全生命周期。
第三是重构运营模式。是从事后系统、报告系统走向一个真正的实时反馈的运营系统,从感知、预测、分 析、决策、行动到复盘,是一个完整的全业务的运营系统。
知易行难,从绿皮火车走向高铁时代
在信息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阶段,IT还只是作为辅助手段。随着数字化进入深耕阶段,IT与业务融合重构,“深耕”数字化的实现途径必然也与以往不同。
“知易行难。如何‘深耕’数字化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场景深耕、模式深耕和伙伴深耕来实现。“彭中阳给指出了深耕数字化的方法论。
首先是场景深耕。数字化阶段不同,企业的需求不同,提供的产品形态也就变了。
场景深耕的关键是要将数字技术“扎根”于企业场景,与业务流程融合,做好三大转变。首先就是要让数字系统从辅助系统走向核心系统,让数字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扎根于客户主业。其次,是要让数字化系统从领导驾驶舱深入到作业场景细节,让数字化的能力从驾驶舱延伸,触达场景细节,以数字化提升一线作战能力。最后,是要让数字系统实现从局部到全场景的覆盖。
以前,向客户提供的是面向一个一个业务的解决方案,而未来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体系,将数字技术“扎根”于企业场景。“用智能化的手段,结合业务的场景,加上算法、算力和数据,形成人工智能的拉“拉瓦尔”喷管,在很多海量重复、高频的业务场景下,推动人工智能来实现决策和分析、行动的高效。”陶景文表示。
其次,模式深耕。人与人、业务与业务、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复杂化,模式深耕必将带来合作关系的变化。
在工业时代,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分工越来越细,不同专业的人做不同的事,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当今世界是复杂的巨系统,强调分工的同时也要协同合作,当企业进行业务深耕的时候,很多事情需要综合考虑,相应地生态内的“通路型伙伴”就必须走向“能力型伙伴”,最终让伙伴体系全面升级。
“懂所需、践所想和达所望。”彭中阳提出了“咨询+集成+辅助运营”的合作模式,即以咨询深刻理解企业需求,以集成提供全栈能力,以辅助运营帮助企业价值持续变现,“未来 5 年,华为计划发布 300 多个场景化服务解决方案,建立 200 多个服务标准,发展 800 多个服务解决方案伙伴。
第三,伙伴深耕。生态伙伴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供与需或是上游与下游,关系变得更加多元,需要生态能力随之升级。
合作模式转变必然造成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变化,因此客户数字化“深耕”的需求,也必然让华为在未来全面升级伙伴体系:以肥沃的黑土地促进不同类型的能力型伙伴的成长,实现“共生”;携手伙伴共同打造项目管理、顶设咨询、商业设计、辅助运 营等客户业务成功关键要素,实现“共创”;以共赢思维打造伙伴体系,达到共同创造和共同发展。
业务模式的变化、合作关系的变化、生态能力的变化,所以这些变化都是来自一个原点: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核心价值观。数字化阶段变了,客户的需求变了,华为与伙伴们也顺势而变。“独行快、众行远数字化转型需要有供给侧、技术侧还有行业侧的共同努力,才能跨越行业和技术之间的裂谷。”陶景文表示,深耕阶段需要生态上所有角色一起努力,才能从过去的绿皮火车时代走到高铁时代。
海纳百川: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
华为企业业务副总裁、Mark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陈帮华
我们知道,企业数字化的目标是模式创新、提质增效、提升体验以及打造韧性。华为之所以可以成为企业数字化使能者是因为拥有“三驾马车”:第一是客户场景,第二是多技术的融合创新;第三是与伙伴一起进行快速地实践。这三大优势汇集在一起,就是客户场景化解决方案。“客户场景是我们创新的源泉,我们和伙伴一起形成很好的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形成我们共生共创共赢的良好的生态。“华为企业业务副总裁、Mark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陈帮华表示。
深耕并不容易,需要海纳百川,华为将底座的能力充分释放出来,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形成行业的通用能力。把这些通用能力快速复制给客户,这就相当于让行业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起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在巨人的肩头起跳。
数字时代的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数字化不是简地对传统条线的业务进行数字化,而是要全面而系统地在数字底座上重新构建一个智能、协同的智慧城市。华为在去年HC大会期间提出智能体——聚合了联接、云、计算、AI、行业应用等数字技术的、覆盖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为城市数字化升级提供一套完整的参考架构。在今年HC大会期间,华为举办了“共筑城市智能体,深耕城市数字化”高峰论坛,华为结合多年实践提出的城市智能体得到各方认可。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但实现数字化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华为在去年发布了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今年HC期间举办了一场面向全球的“云聚生态,数智未来,构建综合交通新范式”主题峰会,希望与生态伙伴一起打造良性发展的生态圈,并升级了智慧交通的场景方案。
碳中和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主题,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HC期间华为举办“数字赋智能源,开启低碳时代”峰会,基于华为能源T3战略对能源转型、数字化转型及零碳转型进行深入解读,期间与德勤联合发布《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提出了能源的规划——构建零碳智慧能源体系。
从这几场峰会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华为在各个行业与伙伴联手深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看到华为不断向行业输出成熟的场景方案。
综合来看,华为选择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场景时有四个维度的考量:第一是场景是否符合行业趋势;第二华为与合作伙伴是否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方案;第三是这个方案是否可以走向平台化,即具备规模复制的可能;第四就是与客户联合创新,实现从0到1的验证。“我们始终坚持行业聚焦,特别是政府、交通、能源、金融、制造等这几个主要的行业。” 陈帮华说道。
在此次HC期间,华为发布了覆盖政府、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五大行业的 11 个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在政府与公共事业领域,华为发布一网统管、辅助运营和零信任安全三大方案的最新版本;在能源领域,华为发布智慧电厂和智慧加油站两大方案;在金融领域,华为发布移动支付和分布式新核心两大方案。
这些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是华为在各个行业不断数字化深耕的成果。比如以金融为例,以前提供的是相对简单的ICT的设备,但今天华为的场景已经深入到移动支付、小微金融等服务。再比如交通领域,今天已经深入到飞行区的自动驾驶这类机场核心业务场景中。
这些创新场景解决方案,既是彭中阳所说的场景深耕的具体体现,也是陶景文所指的可通用的“乐高积木”,它们结合了行业Know-How和ICT技术,凝聚了合作伙伴的智慧,是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利器,也是企业在巨人肩头起跳的跳板。
【结束语】
“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迎接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质量。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变到追求高质量,核心动能就是数字化。
以制造业为例来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标杆已经树起,但还算不上是制造业强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依靠的就是数字化深耕。
深耕一词来源于农业,翻土、松土、混土、碎土,通过合理深耕可以实现显著增产。数字化也是一样,应用新一代数字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企业可以获得全面竞争力的提升。
当然,深耕不是简单地增加工具、增加人力就可以实现,数字化深耕会带来体系性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生态变革、思维变革和组织变革。所以,需要企业对于数字化有新的认知,也需要全新的路径去完成真正的数字化。
这一次HC大会上,华为对于数字化深耕战略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明确了深耕的核心目标——重构竞争力,深耕的路径——场景深耕、模式深耕和伙伴深耕,也给出了一系列方法——场景化解决方案。华为希望华为基于自身开放、创新的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为制造行业提供支撑;同时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密切合作,针对企业业务应用场景打造行业通用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千行百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3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