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的农夫山泉,走出一条“新茶道”

农夫山泉最近又干了一件大事。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普洱景东投资2000万元捐建的茶叶初制厂建成完工,并举行了茶厂捐赠仪式。

事实上,从2024年12月开始,农夫山泉投入超过1亿元,已经陆续在普洱市景东县、思茅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和临沧市临翔区、云县5个茶叶资源丰富的地方,捐建厂房,并且建成后全部交给当地。

“利他”的农夫山泉,走出一条“新茶道”

钟睒睒表示,希望把农夫山泉的工业化、标准化管理模式输出到云南,让云南茶叶优良的天然禀赋发挥最大效益。而对于云南茶叶的未来,钟睒睒也有着长远的判断:“云南的茶叶是长出来的,不是种出来的,未来云南茶叶销量非常可观。”

农夫山泉此举,从商业角度来看,可以获得稳定的高品质茶原料,为未来拓展海外茶饮市场布局做好供应链准备。另一方面,也会实实在在地提高茶农收入,助推云南茶产业实现进一步升级,可以说是多方共赢的一个结果。

尽管农夫山泉在近一年经受了很多莫名的非议,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助农之路和自身的发展节奏正变得越发稳健。

守标准就是守钱袋

过去一年里,钟睒睒四次来到云南景东。作为国内茶叶的重要产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人震撼。农夫山泉希望用工业化思维为茶叶农产品建立可量化的品质体系。

钟睒睒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是一个包容性文化,更注重利他性。这种利他性也深深地融入了农夫山泉的企业基因中。就像景东捐赠茶厂的事情,本质上,农夫山泉不是为了单纯的捐赠而捐赠,而是想通过捐赠,逐渐在当地建立产业标准,帮助云南茶产业的升级,能够给当地带来长远的改变。

去年,农夫山泉在云南收购了6亿元茶叶,导致当地一下涌现出20多家制茶工厂,但这些工厂大部分达不到要求标准,导致品质不稳定。

这是农夫山泉捐建茶厂的初衷之一。建立农夫山泉示范工厂之后,农夫山泉的专家会对生产和管理团队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让当地茶叶产业的标准化与工业化具有可参考的标准。

景东当地茶农曾因收购价低迷陷入困境,农夫山泉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线,将鲜叶收购价从2.8元/公斤提升至4.2元/公斤,直接带动茶农增收400万元。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茶农意识到“守标准就是守钱袋”。

“利他”的农夫山泉,走出一条“新茶道”

帮农民就是帮自己

早在2023年,接入农夫山泉供应链的云南茶农,茶叶收购价同比上涨 40%,2024年,仅原料收购环节,农夫山泉在滇收购茶叶金额就高达6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10亿元。若以795.7万脱贫群体计算,则会实现人均增收125元。

农夫山泉始终认为,“帮农民就是帮自己”。事实也的确如此。

随着农夫山泉帮助茶农收入持续提高,也让当地茶产业链自发维护起了其建立的生产规范,让农夫山泉的企业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这其实也成了农夫山泉即使经历风暴,却仍能在商业领域稳健前行的重要力量。

“从今天看起来,是农夫山泉帮助了农民增收。但明天看来,是农民帮助了我们,牢固了我们的供应链,加强了我们的供应系统。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与农户之间,是一个互助联合体,互为需求。”

钟睒睒这番话实际上也揭露了一个问题:中国乡村振兴长期面临“慈善依赖症”难题,一旦外部支持撤离,产业极易陷入瘫痪。而农夫山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深度绑定模式,让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的耕作者,而是成为现代农业体系的参与者。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投资建设的5家工厂是完全捐赠给当地的,培训好工人后就完全由当地经营者来管理。”钟睒睒如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把权利交给农民,他是一个自由人,他有一个选择权,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能力问题。”

在钟睒睒看来,“向下扶持”是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步,这也是农夫山泉来云南的真正目的之一。有意思的是,产业带的稳固也在促使企业与整个茶产业向上竞争,共生共赢的良性生态已经在当地形成。

改写传统农业底层逻辑

在景东茶厂捐赠仪式上,彝族群众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羊皮舞与大帮腔”欢迎这家年营收超400亿元的饮料巨头。

对当地而言,农夫山泉捐赠的茶厂更像是一个标杆,让当地茶叶产业有了标准化意识,并且能直观的感受到自动化设备能给茶叶加工带来的改变。

除了捐赠硬件设施和设备外,农夫山泉还提前安排专家到现场调试设备,并对运营主体从生产团队搭建、生产技术要点、生产流程梳理到风险管控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和生产培训,让产线真正发挥潜力、让毛茶初制厂具备工业茶的运营思路和生产能力。

而对于合作的自采茶园,农夫山泉的管理模式细致到户。

“我们不是要取代农民,而是通过技术赋能让他们成为产业链的价值主体。别人收购价高,茶农也可以把茶卖给其他企业。”对于景东茶的发展,钟睒睒强调,“企业捐赠现代化生产线并制定严格品控标准,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签订保价收购协议。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家庭作坊的灵活性,又通过工业化流程解决了卫生安全和品质稳定性问题。”

所以,在云南捐赠茶厂,农夫山泉要做的不仅仅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在当地留下先进的标准化生产理念和做法,也就是“授人以渔”。而正是农夫山泉的这一策略,农夫山泉帮助茶农开始从“卖原料”向“卖标准”转变 ,也深刻改变了云南茶山传统农业的底层逻辑。

“利他”的农夫山泉,走出一条“新茶道”

一直以来,原料占据生产成本70%的农夫山泉,之所以选定云南作为原料供应地之一,看中的不仅是云南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地位,更是当地茶叶优良的品质。但是,当地多数茶园仍以传统晒青工艺制茶,缺少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时受限于季节影响和生产线短缺,导致干茶合格率较低,产能释放缓慢。

为此,农夫山泉用工业化逻辑与“茶科技”思维重构整个农业链条。

目前,农夫山泉捐赠建立的几家茶厂陆续投产,各个厂房内都安装有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刚刚采摘的鲜叶会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完成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干燥等工序。单厂日处理鲜叶能力可以达到2万公斤,是其他一般初制厂的5倍以上。根据预期,从鲜叶开始、全程把控茶叶生产过程,经过一个产季的技术支持,云南产区合作初制厂的干茶日产能从40吨增加到120吨,风味合格率从52%提升到90%以上且日趋稳定。

“利他”的农夫山泉,走出一条“新茶道”

赣州模式的对外输出与延续

在钟睒睒的构想里,关于云南茶叶产业,往后生物防治、种植、施肥、农药管理、机器采收……都需要企业不断摸索学习并推广。这并不是农夫山泉第一次打破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原始逻辑。数年前,农夫山泉在江西赣州开创的 “脐橙模式”,便是以现代产业思维来改造传统农业。

2007年,霜冻灾害导致橙子表皮出现“风伤疤”,农夫山泉以保底价收购,虽令公司损失近亿元,但农夫山泉也开始将工业思维投入赣南脐橙产业带。据悉,农夫山泉在赣州累计投资超12亿元,与赣州约4000户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果园面积达20余万亩,年收购鲜果近18万吨。

2023年,农夫山泉的合作农户户均收入近20万元,在赣州直接带动4000多户果农致富,4万户果农间接受益。深入脐橙产业上游,让品牌在果汁饮料领域的业务飞速发展,春节期间,17.5°鲜榨橙汁在山姆超市连续多天稳居新品榜榜首。

如今,这套产业逻辑在云南茶区得到了创造性复制发展,少数民族聚集区成了农夫山泉扶贫之路上的第二个主题,也让其社会意义陡增。在澜沧江畔建设的现代化茶厂,农夫山泉已解决60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还把原本2块多的茶叶收购价提升到了4至5块。

钟睒睒说:“用较高价格从茶农手中收购茶叶,一定能拿到最好的茶叶。以往十年,我们给茶农的收购价,是同行收购价格的数倍。所以,才有农夫山泉的今天。”事实也证明,云南茶叶的确在反哺东方树叶,让其在整体无糖茶饮市场竞争已经成红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领头羊的位置。

独属于农夫山泉的“新茶道”

“我的灵魂是农民。”钟睒睒多次在公开场合如此说过。这句话也成为农夫山泉发展的根本核心——以农业为根基,重构产业链利益分配。

关于茶产业,农夫山泉始终依循向上竞争、向外发展、向下扶持的发展脉络。而在云南建厂捐赠,则是这一发展脉络打通串联的关键。如今的农夫山泉,除了瓶装水在市场拥有的领先地位,茶饮料产品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业务组成,而其中的东方树叶更是无糖茶赛道的领先品牌。

而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产品高速增长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国内无糖茶市场的快速崛起。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815.6亿元。

可以说,农夫山泉正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另外,农夫山泉还进一步拓展上游,计划在昆明市东川区投建瓶装水和饮料生产基地,预估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营收10亿元,年税收8000万元,预计2026年完成投产。

从茶园到终端产品,农夫山泉完整闭环逐渐形成,茶产业全链升级后的优质原料供给,也成了东方树叶的一大市场优势。

事实上,东方树叶的成功并不顺利。诞生之初,中国饮料还是糖水市场,东方树叶一度引发了争议,但农夫山泉始终没有砍掉这条产品线。

因为钟睒睒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很有信心,在他看来,茶产业是我国特色优势产业,茶叶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自古有“茶为国饮”的习惯。

为保证东方树叶的品质与口感,农夫山泉坚持使用高于当时行业标准的log6无菌技术,自创无糖茶抗氧化技术,深入茶叶原产地把控原料。终于在“茶”消费爆发之际,迎来销量大转折。如今的东方树叶已经成了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一面鲜明旗帜。

从江西赣州的脐橙、新疆的苹果,到广西横州的茉莉花再到云南的茶园,农夫山泉向产业链上游的布局正在提速。这也充分说明了,赣州模式的可复制性并非偶然。农夫山泉始终秉持与农民互助共赢的理念之下,让农夫山泉逐渐变成了“有根”的企业。也让其从“大自然的搬运工”进化为“乡村产业的共建者”。

时至今日,钟睒睒呼唤当代陆羽,倡导让中国茶文化走出去:“我们的出海计划是非常明确的。”去年,东方树叶在亚马逊上开设官方店铺,并上架青柑普洱、乌龙茶、红茶。2024年财报显示,农夫山泉正探索海外市场,计划将东方树叶模式复制至欧美。

可以说,坚持利他文化与长期主义的农夫山泉,在商业道路上,正在走出独属于自己的“新茶道”。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道总有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45786.html

(0)
道总有理的头像道总有理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午1:30
下一篇 2020年9月6日 下午7: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