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转型的窗口期,技术再次扮演了底层推动者的角色。
10月23日的时候,百度与贵阳市政府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的内容,百度将承接贵阳经开区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建设,打造AI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相融合的国家级AI工业互联网平台。
进入2020年以后,百度在新基建领域可谓大动作频频,但百度与贵阳的“牵手”却有着不同的含义:以往谈到工业互联网的话题时,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海尔的卡奥斯、富士康的工业富联几乎是跳不开的名词,以至于工业互联网姓工还是姓互的话题,一度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为何作为中国大数据之都的贵阳,将工业互联网的合作伙伴选择了百度?背后的答案隐藏着工业互联网的风向。
01 崛起的“超级风口”
2020年注定是工业互联网的转折点。
之前对工业互联网的印象无疑有些刻板,产业分布非常复杂,不同的垂直领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似乎只有扎根其中的工业厂商才能在某个方向中冲杀出来,BAT等互联网巨头似乎被绝缘在行业外围。
然而到了2020年,一切似乎都在变化。
深圳的“云工厂”在8月份拿到了回声资本的1亿元B轮融资,核心业务是自研了一套在线制造平台;辰创科技在同月完成了数亿元A轮融资,投资者名单包括达晨创投、渤海证券和中广投资;致力于为能源互联网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中科类脑,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了规模不详的A轮融资……
资本市场往往是行业冷暖的风向标,随着一轮轮上亿规模的资本加持,工业互联网可以说迎来了一场超出预期的“超级风口”。
可以找出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复杂的国际环境考验着中国制造的韧性,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参照经济学家周其仁“水大鱼大”的观点,扎根工业互联网的企业被资本市场青睐,似乎并不值得意外。
再比如工业互联网在2019年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在2020年多次批示要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进度。等于说工业互联网在市场驱动之外,找到了政策上的第二个驱动引擎,相关创业者被资本市场所关注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本质上还是“效率为王”的底层逻辑。正如通用电气前董事长杰弗里·伊梅尔特的说法:工业互联网的威力在于“1%”。在产业结构复杂的工业领域,即使效率只提升1%,所带来的效益也是空前巨大的。恰恰是对于效率提升1%的狂热,通用电气、三一重工等工业领域的老字辈们对工业互联网趋之若鹜。
厘清了工业互联网诞生的秘密,也就不难读懂百度等人工智能玩家得以入局的关键。工业领域的巨头们以自动化、信息化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上半程,但仅仅是结构上的优化终究会遇到效率上的瓶颈,当工业互联网开始变成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时,技术派们势必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
百度与贵阳市的战略合作,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正如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在签约现场所谈到的:“希望到未来几年与贵阳一起构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加速经开区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02 百度的技术底牌
百度对于工业互联网显然筹谋已久。
早在2016年7月份,百度智能云就推出了名为“天工”的智能物联网平台,将重心放在了面向工业制造、能源、物流等行业的产业物联网,并陆续打造了工业视觉智能平台、工业数据智能平台、质量分析预警系统等针对工业互联网场景的产品。
而按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对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或许在概念的理解上有些烧脑,其实理解起来并不费劲:数据是必要的生产原料,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沿循这样的逻辑,工业互联网的上下游产业链非常冗杂,然而做一个拆解的话,无非是围绕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进行优化,让数据作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的业务场景里形成闭环,并且不断循环产生复利效应。
在工业互联网的四张技术底牌中,百度至少抓住了其中的两张,即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的云计算,进而将两张牌合在一起打出了一把“王炸”: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场景探索,找到其中可以优化的节点,甚至是潜在的商业新模式,继而重构工业生产的模式,持续驱动业务的增长。
最有说服性的还是应用案例。
在某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线上,由于粉尘、杂质、氧化铁皮等因素的干扰,传统表检设备的检测指标很难达到要求,还是需要以人工为主进行缺陷检测,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百度的工程师们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新的检测方案,采用上下双排检测方案,并加固光学采集设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缺陷进行检测,最终平均检测准确率在98%以上,漏检率只有0.3%。
这大概也是贵阳市向百度抛出橄榄枝的原因所在。
享有“中国数谷”美誉的贵阳,已经被确立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与百度联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所瞄准的正是数据向效能的进一步转化,加速AI技术向工业生产环节的渗透,推动智能制造的进程。
03 领跑下一个赛段
机会窗口的出现往往也是行业的拐点。
如果说工业互联网的上一个赛段还集中于概念的普及,百度与贵阳将AI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初衷,预示着工业互联网进入了价值落地的新阶段。毕竟工业互联网的趋势看似没有了太多异议,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直白:很多企业在接触工业互联网时,存在着不会用、不敢用、不通用、不适用等现象。
至于其中的挑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千企千面的问题,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竞争力不同,试图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二是一业带百业的问题,当地的龙头企业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进行了转型升级,还应思考如何快速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能力;
三是运营服务的问题,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不应该局限于项目制的模式,需要持续的运营和服务。
再来审视百度与贵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的正是对上述挑战进行对症下药。
首先,百度拿出的不是适用于某个企业的解决方案,而是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方案,聚焦于提升当地的产业集聚竞争力。
就像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了云MES、云SRM、设备管理系统等SaaS服务,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传统工业向智能转型的必要一步。而针对有一定数字化能力的中大型企业,提供智能质检、工艺优化、排产调度等智能化应用,推动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以及B2B、供应链金融等促进产业链协同的应用服务,都是为了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能力,巧妙解决了千企千面和一业带百业的需求。
其次,百度还将成立百度智能云(贵阳)创新中心,遴选并聚集工业互联网各环节的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完整的生态体系。
比如在未来三年中,百度将为贵阳引入26家大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的生态链企业。做出这样的承诺,不难看出百度在西南地区深耕的决心,在智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局面下,当地所谋求的不再是树立一个样本,而是寄希望于提供全面转型服务的生态圈,为企业的工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安全等营造舒适的环境,追求的是经济稳定长远的健康增长。
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正走在脱虚向实的路上,进入由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实践的阶段,百度这样的技术派抓住了新的赛点。
04 写在最后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经济增加值规模是2.1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万亿元。
数据印证了工业互联网的诱惑力,将是所有经济转型地区无法拒绝的经济增长点,淘汰旧产能、拥抱新动能注定是不可逆的趋势。
而对于百度等玩家而言,躬身入局也是必须摆出的姿态。工业互联网属于平台经济的范畴,有着典型的集聚效应和边际效应,一旦某个平台在规模、应用、合作伙伴资源等方面形成了绝对优势,将是其中的最大赢家。
有理由相信,在双赢的无形推手下,诸如百度与贵阳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将在越来越多地区落地开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4682.html